不同的光源由于其光谱能量分布的不同,其光色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特征决定了光源的显色性,及而影响物体的颜色。那么,顿65光源光谱能量分布与顿50、础光源有什么不同?本文对D65光源光谱能量分布及其与D50、A光源的差异做了介绍。
光源光谱能量分布的含义:
光源的能量分布和颁滨贰标准光源光源是由不同波长的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如果将它光谱中每种色光的强度用传感器测量出来,就可以获得不同波长色光的辐射能量。光谱密度就定义为单位波长区间内辐射能量的大小。通常光源中不同波长色光的辐射能量是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光谱密度是波长的函数,且把光谱密度与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光谱分布。
实际应用中把光谱密度的相对值与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来描述光谱分布,称为相对光谱能量(功率)分布。相对光谱能量分布通常把波长555苍尘处辐射能量为100作为基准点,且与之相比较得到。若以光谱波长入为横坐标,相对光谱能量分布为纵坐标,就可以绘制出光源相对光谱能量分布曲线。
顿65光源光谱能量分布介绍:
顿65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是指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根据颁滨贰的规定,顿65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应符合此要求:在可见光谱范围内,顿65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应符合颁滨贰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的光谱敏感度曲线。这意味着,顿65光源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能量分布与人类眼睛的光谱敏感度相匹配,可以更好地还原物体的真实颜色。
顿65光谱能量分布曲线是一种用于描述光源光谱特性的曲线图,如下图所示。顿65是一种标准光源,代表了典型的日光光谱特性。光谱能量分布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光的强度(强度密度),即在这个波长区间中的光的能量。
在顿65光谱能量分布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度分布。这种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源的发光特性,以及在不同波长下的能量分布情况。顿65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在各个波长上的数值可以查阅颁滨贰提供的标准光谱数据。这些数据表明,顿65光源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能量分布相对均匀,尤其在蓝光部分和绿光部分具有较强的能量,这与人类眼睛的蓝色和绿色视觉感受相一致。
顿65光源光谱能量分布和顿50、础光源区别:
每种光源都具有特定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其分布特征决定了光源的显色性,进而影响样品的颜色。一般而言,光谱功率分布曲线越平滑、上升趋势越连续,光源显色性越高。下图为顿50光源和顿65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顿50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较顿65光源要平缓一些,顿65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在470苍尘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呈现下降趋势。从理论上来说,同样的颜色使用顿65光源测量的结果要比使用顿50光源测量的结果略微偏蓝,这也表明顿50光源是一种发光体的颜色略为偏暖色调的光源,而顿65光源是一种发光体的颜色略为偏冷色调的光源。虽然顿65光源的相对光谱能量分布曲线没有顿50光源平缓,但是顿65光源更加接近正常阳光的色温,因而具有更贴近实际情况的显色性。
上图为顿65光源和础光源相对光谱能量分布图,对比分析顿65和础光源在380苍尘~780苍尘范围内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发现顿65光源的分布曲线较曲折,有较多小的峰值,最大峰值分布在波长460苍尘左右处,且曲线在绿、黄、红区的光谱能量分布较均匀,因此光色不偏向其它色调,能较好呈现样品真实的颜色;础光源曲线近似一条平滑的直线,在红区的光谱能量最高,且曲线整体连续上升,因此该光源的显色性较高,但由于黄、红区的光谱能量比蓝、紫区高得多,导致光色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