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织对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跳灯”现象,也就是同色异谱现象,即两个色样在某一光源下颜色相应,在另一光源下颜色不同的现象,而同色异谱指数是对同色异谱现象程度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本文对纺织同色异谱现象及同色异谱指数的评价做了介绍。
纺织同色异谱现象:
两个色样在特定的照明光源条件和特定的标准观察者下具有相同的颜色,但是两个颜色样品的光谱分布(光谱反射比或透射比)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同色异谱”。同色异谱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特定条件下,两个色样的颜色相同,而光谱组成不同,而一旦这个特定的条件不满足时,就不会呈现等色现象。两个色样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出现不等的颜色的现象称为光源色变,一般叫作“跳灯”。
之所以会出现同色异谱现象,是因为在特定的照明光源条件下,织物所显示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织物本身的光度特性。当两个色样的光度特性完全一致时,它们在任何照明光源下具有相同的颜色,称为同色同谱或无条件等色;反之,当两个色样的光度特性不全部一致时,它们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具有相同的颜色,即同色异谱。
纺织同色异谱指数的评价:
两个色样没有同色异谱现象是印染厂追求的目标,但是实际生产中只能尽量将同色异谱现象降到最低。国际照明委员会(颁滨贰)为了定量描述颜色的同色异谱程度,于1971年9月正式提出了特殊同色异谱指数(改变照明体)的评价方式,首先选定参照光源,一般为颁滨贰标准光源顿65;接着选择待测光源,进行下述步骤:
1.计算两个色样在参照光源顿65下的色差;
2.如果两个色样在参照光源下无色差或色差很小,再计算待测光源下的色差,即为同色异谱指数;同色异谱指数一般要规定使用的参照光源、待测光源、计算使用的色差公式和标准观察者的视角。
印染厂接客户单时,客户一般会指定“双光源”或“叁光源”来对色,来解决同色异谱和跳灯现象,印染厂要结合客户要求和本厂合适的染料来使跳灯尽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