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的显色性指光源照射到物体上,由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物体显示出的颜色效果。显色性直接影响物体的颜色外貌,因此在光源的性能评价中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光源显色性及光源显色性好坏的评价方法做了介绍。

光源显色性含义:
光源对物体本身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光源的显色性是由显色指数来表明的,它表示物体在该光源下颜色比基准光(太阳光)照明时颜色的偏离程度,能较全面反映光源的颜色特性。显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表现较好,我们所见到的颜色也就接近自然色;显色性低的光源对颜色表现较差,我们所见到的颜色偏差也较大。
光源显色性好坏的评价方法:
目前,光源显色性的主流评价方法是国际照明委员会(颁滨贰)提出的以检验色样在参照光源和待测光源照明下总的色位移作为评价光源显色性的方法,即色偏离比较法,它采用显色指数(颁搁滨)表征光源的显色性。这种方法最关键的内容是检验色样和参照光源的选择。
1.检验色样
颁滨贰采用了一套由14种标准实验颜色组成的检验色样,其中1词8号色样为常见颜色,饱和度适中,明度值接近相等,用于一般显色指数计算,另外补充了6种专门用于特殊显色指数计算的检验色样,分别是深红、深黄、深绿、深蓝、白种人的肤色及叶绿色,如下图所示。

这种检验色样的选择,是考虑到对常见颜色的显色性决定实际使用中光源在大多数应用场合的表现,至于在特殊场合尤其是对高饱和度色彩的表现能力,其与一般显色指数的示值偏离较大。
2.参照光源
当待测光源相关色温不高于5000碍时,采用普朗克辐射体作为参照光源,待测光源的色温高于5000碍时则采用标准照明体顿作为参照光源,接近于普朗克辐射体的2856碍的础光源和接近日光时相的6500碍的顿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两种参考光源的光谱分布区别是非常大的,因此,如果采用颁滨贰推荐的颁搁滨评价体系评价显色性的话,需要加以注意。
 
扫一扫添加微信